Partner im RedaktionsNetzwerk Deutschland
PodcastsKunst打開故事盒

打開故事盒

鄧惠文、葉偉忠、梁心愉
打開故事盒
Neueste Episode

Verfügbare Folgen

5 von 28
  • 雨果掀起的劇場保衛戰――葉博士的文學課 上集
    學年結束前、暑假來臨前,讓我們先來上兩堂簡易輕鬆的文學課。首先,一起來關注文學、與娛樂、與人生的緊密聯繫: Panem et Circenses 是古羅馬人尊奉的治國原則,意思是「麵包與巨蛋」(請原諒我們的超譯,巨蛋是指古代「圓形劇場」,大型表演與競賽的場地,那不就是今天的巨蛋嗎?)。總之,人民要有飯吃,還要有令他們滿意的娛樂活動,國家才維持得下去。 而國家,到了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的歐洲,經濟民生富足,人民對娛樂的需求更形貪婪。當時的法國人,天天都渴求讀到全新的、爭奇鬥妍的連載小說(如今天的追劇),同時他們也大量地走進劇院(因為劇無法在家裡追)。 據統計,十九世紀的法國,100 年間,創作上演過 32000 齣戲,幾乎每天得有一齣新戲登場! 劇場不僅是興盛、龐大、賺錢的產業,更是人民的激情投注。 大文豪雨果年輕時寫的宮廷劇〈赫納尼〉(Hernani),1830 年演出時,幾乎引爆內戰,擁護者與反對者,每晚在劇院裡大打出手,持續了一個月。而雨果的一群熱血支持者,更駐紮在劇院裡,日夜護衛著自由心靈的碉堡。 今天,我們看影集、聽 Podcast,還有如此澎湃的熱力嗎? 那麼,聽眾們要如何守護【打開故事盒】呢?(答案如下) ※敬請贊助故事盒: https://pay.soundon.fm/podcasts/101c64f0-0f24-4671-839c-33d4ad55b1a7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    --------  
    29:36
  • 私小說、無賴派與害羞的人 《津輕》下集
    最新翻譯的太宰治《津輕》(無境文化出版,譯者:潘美雲),讓我們看到知名作者的更多面: 太宰治的第一面是讀者們朗朗上口的「標籤」,他的糾葛、他的情史、他的「道歉」,然而這些標籤往往令我們錯失了他在文學上真正的成就。 所謂的「無賴派」,所謂的「私小說」第一人稱戲謔諷刺的口吻,也還不足以作為太宰治文筆與風格的特色…… 無賴與反英雄,一直是西方文學中的傳統,從最古老的荷馬史詩《奧迪賽》以降,不曾斷絕過;而自傳式小說,每本都有它用語調打造出的假面。 我們再深入一點,能透過《津輕》看見太宰治的另一面:害羞的人! 作為一個害羞的作家,太宰治並不孤獨,如毛姆、如海明威、如羅曼加里(Romain Gary)、如漫畫家桑貝(Sempé)也都是,而他們各自創造出最獨特也最個人的風格。 節目最後,心愉還從星座的觀點,剖析了太宰治、以及桑貝的個人魅力。不聽不可! 打開故事盒為聽眾準備了一份禮物,購書的優惠折扣: 適用商品網址:https://utopie.oen.tw/good/2uuQgLAzwtUf613CFOBSVUCRhZe 優惠碼:TSUGARU (*全為大寫) 節目限定優惠:單筆訂單再折扣35元 ※敬請贊助故事盒: https://pay.soundon.fm/podcasts/101c64f0-0f24-4671-839c-33d4ad55b1a7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    --------  
    21:40
  • 太宰治用自己的人生寫小說 《津輕》上集
    太宰治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家,但他的《津輕》卻是較不為人知的作品。這一集,就讓我們問津《津輕》(無境文化出版,譯者:潘美雲)。 「《津輕》該是一本地方誌,卻被太宰治寫成揉合遊記野史的自傳小說…… 讀者能直觀赤裸真實的太宰治…… 整個津輕是他遊走的舞台,一幕幕地景人情,映照主角心中千迴百轉的愛恨喜嗔,是如此矛盾對立又如此形影纏綿。」(譯者序) 每一條「尋根追逝」的返鄉旅路,都交織著兩極擺盪的心情。 如果由你執筆,你會如何寫闊別多年的故鄉,以及年少的自己呢? 在《津輕》書末,還附加一個短篇〈快跑梅洛司〉,太宰治改寫自古遠的西方傳說。用盡全身氣力向前疾奔的梅洛司,終點卻是送死。他有必要跑那麼快嗎?…… 而歸鄉的路,終點又是什麼?又該以怎樣的速度奔向它呢? 打開故事盒為聽眾準備了一份禮物,購書的優惠折扣: 適用商品網址:https://utopie.oen.tw/good/2uuQgLAzwtUf613CFOBSVUCRhZe 優惠碼:TSUGARU (*全為大寫) 節目限定優惠:單筆訂單再折扣35元 ※敬請贊助故事盒: https://pay.soundon.fm/podcasts/101c64f0-0f24-4671-839c-33d4ad55b1a7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    --------  
    31:24
  • 親子問題的核心,究竟是什麼? 《閃電燈家族》系列下集
    本集仍由特別來賓陳麗淇醫師與我們分享她創作的繪本《閃電燈家族》系列(三采文化出版): 1. 《都是閃電燈害的啦》 2. 《媽媽是我的》 3. 《誰在門口放了一顆蛋》 一開始,麗淇醫師就指出「每個小孩的氣質都不一樣」,親子的相處之道並沒有定律,也沒有模範;在一切都傳播迅速又大量的網路時代,被定義為「成功」或「有效」的例子往往於無形中變成家長焦慮的來源…… 其實沒有人擁有必贏的招數。 所謂的「情緒怪獸」,並非一個避之唯恐不及的困境,但是,如惠文所說,若能將孩子接駁到一個有希望的地方,僵持就會鬆弛下來,而這時,「講故事」會是一個好幫手,好工具!【請家長們多聽《打開故事盒》!】 節目後半段,我們從扣人心弦的繪本《媽媽是我的》出發,並透過實例,以及兩位心理專家的層層剖析,來探討幼兒對父母,尤其是對媽媽的「佔有慾」。 媽媽怎麼可以讚美別的小孩?媽媽怎麼可以去黏爸爸?媽媽怎麼可以心不在焉,而我就在她面前? 那麼――是我們一致的疑問――媽媽可以再生一個弟弟或妹妹嗎? 《誰在門口放了一顆蛋》的「蛋」是什麼?而「誰」又是誰? 成長本就是一種失落,而愛的支持,能讓我們(比較)平穩地度過! ※敬請贊助故事盒: https://pay.soundon.fm/podcasts/101c64f0-0f24-4671-839c-33d4ad55b1a7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    --------  
    55:12
  • 孩子鬧情緒,媽媽怎麼辦? 《閃電燈家族》系列上集
    本集邀請的特別來賓陳麗淇醫師,她不僅是精神科醫師,還是繪本作者!她為我們帶來了《閃電燈家族》系列(三采文化出版)的三本繪本: 1.《都是閃電燈害的啦》 2.《媽媽是我的》 3.《誰在門口放了一顆蛋》 孩子的情緒,尤其小小孩,是父母最頭痛的難題。然而,一發難以收拾的情緒並不是情緒,更不是災難,卻只是生理的現象與反應!大腦裡「杏仁核」(amygdala)的發飆,得由「前額葉」來踩煞車,但前額葉的發育,則需要時間――成長的時間。 由她的專業領域出發,再融入她的切身經驗,陳麗淇醫師用三部繪本,說明了「生理腦」、「心理腦」、「環境腦」的概念,以及它們在小孩成長階段中扮演的不同角色。 此外,她更創造出閃電燈家族,用故事、用鮮活的人物、用燈泡發光的警訊象徵,讓親子雙方能夠一起認識、一起接納這些困難的處境。 圖像化與擬人化的故事,更帶給我們希望與等待的空間! 情緒來的時候總是如此激烈,那麼,誠意是不是解鎖的鑰匙呢? 成人自己情緒失控,是不是也意味著前額葉的發育未臻完善呢? 對談中,我們還能聽到兩位醫師媽媽遭逢「絕境」時,如何浴火重生!她們的絕招是:當溝通完全失效,最後,還是可以把小孩直接扛走;當自己情緒爆發後,可以吃洋芋片、喝可樂、看電視來消氣。 至於哪招是哪位媽媽的大絕,請打開閃電燈!下集,我們將揭露更多的絕技,敬請期待! ※敬請贊助故事盒: https://pay.soundon.fm/podcasts/101c64f0-0f24-4671-839c-33d4ad55b1a7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    --------  
    44:33

Weitere Kunst Podcasts

Über 打開故事盒

音樂盒裡有夢想 故事盒裡有人生 打開故事盒 打開一篇故事裡的人生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Podcast-Website

Hören Sie 打開故事盒, Grimms Märchen & Verbrechen und viele andere Podcasts aus aller Welt mit der radio.de-App

Hol dir die kostenlose radio.de App

  • Sender und Podcasts favorisieren
  • Streamen via Wifi oder Bluetooth
  • Unterstützt Carplay & Android Auto
  • viele weitere App Funktionen
Rechtliches
Social
v7.18.6 | © 2007-2025 radio.de GmbH
Generated: 6/23/2025 - 10:58:13 PM